1991年12月21日,河南省漯河市人民政府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五一五工厂隆重召开授奖大会,表彰工厂“双枪牌铬鞣黄牛软正鞋面革”荣获“国家优质产品金质奖”,在3515工厂办公大楼门前,在漯河市上空升起了第一面国优金奖旗帜。
1987年5月,总后军需生产部向军内制革厂提出:积极研制开发各种软革产品,以适应国内外市场和现代皮革向软革发展的趋势。国家轻工部将研制软革作为“八五”期间的重点科研攻关项目。熊仲春厂长抓住这一重要信息,当机立断,找到了制革专家,高级工程师马树人共同研究,决定立即组成以马树人高工为首的研制开发小组,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开发黄牛软面革。
马树人是1953年毕业于成都工学院的大学生,有才有识,自从进厂以后,就为制革生产和科研工作刻苦钻研,不断创新。1956年他研制的航空皮碗特种用革,填朴了国内空白;1962年他成功地把国产栲胶用于底革鞣制上,使鞣制栲胶全部国产化,解决了当时进口栲胶紧缺的燃眉之急。
1973年他主持新型鞣滤油擦试革的研制,用烷基磺酰氯替代鱼肝油生产油鞣滤油擦拭革成功,解决了鱼肝油资源不足的关键问题。1981年他应用苯酐于牛正面革浸酸的研究,施行少盐浸酸体系,强化了铬鞣效果,提高了产品质量。改革开放以来,他的科研成果多次填补国内空白,获全国、全军科技进步奖。
马树人从分析软面革的机理入手,几乎试遍了国内享有名气的皮化材料。终于,他在无数次失败的经验中突破传统工艺观念,于1987年底在军内和国内首先研制和开发出具有高质量水平的铬鞣黄牛软面革。
1989年-1990年,工厂铬鞣黄牛软面革先后荣获总后勤部“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优质产品”等多项荣誉称号。1991年5月,马树人被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授予“全军劳动模范”光荣称号。10月,国家质量奖审定委员会授予3515厂“双枪牌铬鞣黄牛软正鞋面革”金质奖章。
软面革的研制成功大大提高了3515工厂的知名度,提升了工厂在国际国内市场的信誉,工厂快速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